蔡司光學顯微鏡不清晰等常見問題解決方法
說到蔡司光學顯微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作為實驗室常用儀器之一,被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的各個研究領域。光學顯微鏡的組成主要包括物鏡、目鏡、聚光鏡、濾光片、光源以及機械裝置等精密部件,需要按照規范的流程操作才能在最終獲取正確結果。
蔡司顯微鏡
因此,蔡司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式,尤其是某些突發情況的應對方式,成為使用者們最值得關注的問題。在這里,蔡司君貼心地為大家整理了顯微鏡兩大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信號看不到和圖像不清晰,如果大家有遇到類似的情況就趕緊往下看吧。
蔡司君溫馨提示: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后,都可能存在許多原因,但無外乎集中于顯微鏡光源及光路設置、物鏡使用、軟件設置以及樣品等方面。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排查,相信總能找到問題所在,最終完美解決。
01常見問題一:信號看不到
須知“對癥下藥”方能“藥到病除”。首先我們要判斷,問題是出于目鏡還是軟件。
01如果出于目鏡,可按以下順序排查:
1、調節光閘
✓確保明場或熒光光源已打開
✓ 確保光閘控制開關已打開
2、調節光強
✓ 根據觀察環境的不同(如明場/熒光),適當調節對應光源強度大小
3、調節光闌
✓ 適當調節對應光路的視場光闌及孔徑光闌大小,保證正常出光
✓ 若觀察的是熒光,還要檢查熒光衰減片當前的檔位(分1-6檔,依次衰減效果增強),確保調節至較低檔位(一般默認為1檔)
電動顯微鏡明場光路
4、觀察出光口
✓ 調節好后,可以通過觀察出光口來判斷是否有光照射在樣品上
✓ 如果將光源打開并調大光強旋鈕后仍發現沒有光照射出來,則可以檢查物鏡是否已轉到正確位置(物鏡轉到位可聽到“咔嗒”聲)
✓ 若物鏡已轉到正確位置,可以推斷燈泡已損壞,請及時更換燈泡后重新嘗試
5、切換至目鏡
✓ 如果有光照射在樣品上仍看不到信號,則檢查光路是否未切換回目鏡或者目鏡旋鈕未轉到正確位置
02 如果出于軟件,可按以下順序排查:
1、切換至相機
✓ 檢查光路是否切換至相機
2、調節直方圖
✓ 調節適當的曝光時間或者選擇自動曝光,確保視野窗口下方“Display”中的直方圖有信號峰出現
✓ 同時可以點擊“Reset”進行顯示重置
02常見問題二:圖像不清晰
當我們確認好目鏡及軟件觀察都沒有問題后,就可以進入圖像拍攝階段。然而有時會發現拍攝的圖像模糊不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那么遇到這種圖像不清晰的問題,我們也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檢查。
3、調節焦面
使用顯微鏡成像,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當然是調節焦距,每一個樣品的焦平面所在,才是成像的正確位置。因此,當我們發現圖像不清晰時,可以:
✓ 通過轉動粗細準焦螺旋來進行調焦
✓ 同時一邊觀察樣品,直至圖像變得清晰
倘若無論怎樣上下調焦,圖像依然是模糊的狀態,那么此時可以:
✓ 檢查樣品是否放置正確,如玻片樣品,使用正置顯微鏡觀察需要蓋玻片朝上放置,而用倒置顯微鏡觀察則需蓋玻片朝下放置
✓ 確保樣品放好以后,可以檢查當前所用的這一顆物鏡是否清潔干凈
✓ 如果是介質鏡則需確認樣品上有沒有滴加適當的相應介質(水/甘油/油)
✓ 倒置顯微鏡可以將介質滴在物鏡上,正置顯微鏡則是直接加在樣品上當前面步驟都確認沒有問題后,圖像若還是不清晰,可以:
✓ 考慮重新調節科勒照明
✓ 檢查當前物鏡是7mm時,需將物鏡校準環上的刻度轉動到0.17mm所對應的位置;如普通培養皿和多孔板厚度為1mm,需將物鏡校準環上的刻度轉動到1mm所對應的位置
✓ 拍攝熒光圖片時需注意明場光源處于關閉狀態
✓ 在軟件設置時保證曝光時間足夠;當樣品信號很弱時,可以考慮適當使用像素合并,以達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以上就是這期蔡司君想給大家分享的兩個顯微鏡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蔡司君建議大家可以依次檢查,以便準確了解問題出處,最終獲得所需的顯微成像效果。如果這篇文章為各位帶來幫助,歡迎點擊下方“在看”或點贊,有任何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蔡司君將一一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