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置熒光顯微鏡
正置熒光顯微鏡就是最常規的熒光顯微鏡,物鏡在工作臺的上方進行觀察的方式。熒光顯微鏡是以紫外線為光源,用以照射被檢物體, 使之發出熒光,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物體的形狀及其所在位置。熒光顯微鏡用于研究細胞內物質的吸收、運輸、化學物質的分布及定位等。 細胞中有些物質,如葉綠素等,受紫外線照射后可發熒光;另有一些物質本身雖不能發熒光,但如果用熒光染料或熒光抗體染色后,經紫外線照射亦可發熒光,熒光顯微鏡就是對這類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工具之一。
熒光顯微鏡一般分為透射和落射式兩種類型。透射式:激發光來自被檢物體的下方,聚光鏡為暗視野聚光鏡,使激發光不進入物鏡,而使熒光進入物鏡。它在低倍情況下明亮,而高倍則暗,在油浸和調中時,較難操作,尤以低倍的照明范圍難于確定,但能得到很暗的視野背景。透射式不使用于非透明的被檢物體。落射式:透射式目前幾乎被淘汰,新型的熒光顯微鏡多為落射式,光源來自被檢物體的上方,在光路中具有分光鏡,所以對透明和不透明的被檢物體都適用。由于物鏡起了聚光鏡的作用,不僅便于操作,而且從低倍到高倍,可以實現整個視場的均勻照明。
1.照明方式通常為落射式,即光源通過物鏡投射于樣品上;
2.光源為紫外光,波長較短,分辨力率高于普通顯微鏡;
3.有至少兩個特殊的濾光片,光源前的用以濾除可見光,目鏡和物鏡之間的用于濾除紫外線,用以保護人眼。
正置熒光顯微鏡也是光學顯微鏡的一種,主要的區別是二者的激發波長不同。由此決定了熒光顯微鏡與普通光學顯微鏡結構和使用方法上的不同。
正置熒光顯微鏡是免疫熒光細胞化學的基本工具。它是由光源、濾板系統和光學系統等主要部件組成。是利用一定波長的光激發標本發射熒光,通過物鏡和目鏡系統放大以觀察標本的熒光圖像。
本文有蔡司三坐標廠家小編Mia整理,更多關于蔡司三坐標的咨詢,可登陸官網網站http://www.mayouxuan.com/,與蔡司工程師直接聯系。